坦诚地讲,要想很好地介绍葛雅波阿姨的书,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。因为她的经历实在是太丰富了,不管怎么去说,都会有挂一漏万的感觉。愁了半个多月,思来想去,还是用一个最笨的办法,将重要之处直接扫描,让网友们最直观地感受一下,总比我罗嗦要强百倍。
另外,葛阿姨的这本书,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就是有价值的珍贵照片很多。我认真地数了一下,全书149页、共配了112幅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,可以说是真正的图文并茂。我索性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发在博客里,请大家直接领略葛阿姨的风采,感受“沧海桑田”,也好让网友们一次看个够!
葛阿姨的这本书,也令我的先生为之动容,最近常见他热泪纵横、彻夜难眠。他觉得这么好的书,居然不是正式出版物,简直让人无法相信、让人无法理解、更让人无法容忍!这两天正琢磨着就书中相关章节的增改,相关线索的展开,以及相关情节和细节的补充,给葛阿姨提出详细的建议,但是,又不愿让老人重温痛苦,怕影响身体健康,正在两难之中。
哦,对了,前天,他刚草就了一首感言诗,我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,先登了再说。
半 部《红岩》呈 鲜 活
笑 迎 蹉 跎 为 报 国
《青 春 之 歌》又 一 曲
百 年 沧 桑 葛 雅 波
封面
封底
看看葛阿姨的印章,有味道吧!
看看书香门第、大家闺秀的笔墨功夫
郑康宁、郑济仁父子二人为葛雅波阿姨这本书写序作跋,也是一道独特的、靓丽的风景线
我的祖父葛竹书是湖北黄陂县的知事,也就是县长。父亲叫葛厚坤,母亲是湖南衡阳人。结婚后,父亲就让母亲放脚,他说:女孩子把脚包的尖尖的,把耳朵穿上孔、吊个耳环,用来讨男人喜欢,叫做“女为悦己者容”。女人为什么要这样摧残自己去讨男人喜欢?民国4年(1915年)的农历八月初六夜,我母亲生我时,我爷爷听到房外鞭炮声,他连忙爬起来,大声问道:“是厚坤媳妇生孩子了吧?”有人答应“向老爷道喜!”爷爷说:“一定是个妹子吧?”门外答:“是”!爷爷高兴地说:“喜事,喜事!我刚才梦见一个漂亮女神仙,送我一支玉簪子,我好高兴,没想炮竹就响起,把我惊醒了。她不是一般的妹子啊!”以后爷爷给我取小名叫“良玉”,学名叫“修钗”。遗憾的是,还没等我会说话,会喊他一声爷爷,他就去世了!在我长大成人后,看到有的妇女生了女孩在家里就受气。我想我出生前,我婶婶生了个男孩,而我母亲第二胎又是女孩,爷爷可能是有意编出玉簪的故事来避免我母亲在家抬不起头,他的用心良苦让我体会到爷爷思想的开朗。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毕业于北京实业学堂,并在民国初年都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,他们都是工薪收入者,我父亲当中学教员,教语文和历史,还兼为两家报社写稿。我的父亲对孩子也是慈爱有加,经常是回家后把皮包一放,就带着我们在大厅里踢皮球,抓石子。过年还领着我们掷骰子守岁。他不许给女儿裹脚、穿耳朵眼戴耳环。我小时候顽皮,爱爬树,母亲觉得我太野要打我,父亲却说:“让她野点好,将来不受人欺负。”
(在积贫积弱、灾难深重、封建意识极为浓厚的旧中国,葛阿姨能有这样的童年,无疑是非常幸运的。这也为她日后的思想进步、追求光明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!)
评论